清明节的介绍: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春分后第15日。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日子,扫墓祭祖习俗至今在岭南一带仍盛行。经历史发展演变,清明节吸收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的差异,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礼俗主题。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节。清明,给人的印象总就是一片湿雨。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就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更就是这雨衬托了清明。望着飘洒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思念。这雨或就是风狂雨恣,或就是和风细雨。
明节是祭祀扫墓的日子,又是踏青的好时节。清明时节,燕语莺莺,欲雨还晴,祭祀踏青,怀念先祖,抚平伤痛,快乐无忧,抛开烦恼,尽情享受。清明时节,我们缅怀的是逝去的青春,展望的是美好的未来,埋葬的是恼人的烦忧,送来的是顺心的生活。但另我们无法忘记的是那些先烈的事迹,我们要祭奠那拥有浩然正气的灵魂,我们由衷的向他们致敬。
清明是春耕春种的日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人生也一样,只有在“春天”里播下心愿,才能在“秋天”里收获人生。播种,是一个新的开始、新的希望、新的创造、新的起点。让我们像辛勤的农民那样,一生播种,播种一生;努力人生,收获人生。
春游踏青,清明祭祀,在此,中国民生观察网总编安远洪及全体职工提醒大家:祭扫点烛、燃香、烧纸和燃放鞭炮,请注意远离居民住宅、公共建筑、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易燃易爆场所、山林、草原,防止引发火灾。扫墓祭祖,请勿在大风天点烛、燃香、烧纸和燃放鞭炮;发现火灾,请及时拨打119报警;发现身边有火灾隐患,请及时拨打96119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电话举报。祭扫活动中,严禁车辆等物占用、堵塞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严禁吸烟。家长要教育孩子不玩火,不让孩子点烛、燃香、烧纸、燃放鞭炮。提倡敬茶献花、栽种绿树等文明祭扫方式,远离火灾危害和环境污染。
责任主编:安远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