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无雨,昆明已经渴了。但未来7天昆明仍无降雨过程,气象干旱不但没有缓解,还会进一步加重。
截至昨日(5月14日),受到降雨偏少的影响,为昆明主城供水的主要水源地“七库一站”蓄水48968万方,蓄水量比13日减少了175万方,蓄水总量比去年同期的49568万方已少600万方、少1%,但与历史同期的48956万方相比仍多12万方、基本持平。
光看“七库一站”蓄水量,或许还看不出干旱的严重程度,但截至5月12日,全省因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30.9万人。而据气象部门预测,昆明市今年夏初干旱会较常年偏重,雨季将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雨季开始前温度持续偏高,气象干旱和土壤干旱还将持续并加重。
昆明极端高温还在相对正常范围内
4月以来,全省有80%的地区最高气温突破30℃,累计出现高温35℃以上319次,为常年同期的3.04倍,创历史新纪录。气象干旱强度和范围为近5年最重,但与2010年最强时段相比,范围偏小、强度偏轻、持续时间偏短。
昨日,记者从市防汛抗旱办了解到,今年以来,昆明的降水就偏少、气温偏高。今年1月1日至5月10日,全市平均气温为14.9℃,较历史同期偏高2.1℃;全市平均降水量为57.9毫米,较历史同期偏少30.4%,较去年同期偏少48.5%,土壤干旱从4月下旬就开始加重并向深层土壤发展。尤其是3月后,全市气温快速升高,降雨偏少、日照偏多,致使气象干旱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目前,全市已出现中度以上气象干旱,部分区域达到了重旱。
市气象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进入5月以来,全市均无降雨过程出现,天气持续晴热,所以气温明显升高。目前,昆明主城最高气温为13日的31.2℃,但这个气温还低于2014年的32.8℃。总体来看,极端高温还是在相对正常的范围内,但是近期平均气温还是明显偏高。而且,根据目前的气象资料分析,未来7天昆明仍然没有降雨过程,还将维持晴热的天气。气象部门分析,其主要原因是5月还处于昆明的干季,如果没有降雨出现的话,气温都会比较高,一般每年的极端最高气温都是出现在5月这段时间。
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Ⅳ级应急响应
根据高温预警的指标,当气温高于35℃以上时,气象部门将发布高温预警。14日,云南省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金沙江河谷、元江河谷及澜沧江河谷地区最高气温将达到35℃以上,其中元江、巧家将超过40℃。
昆明区域因为只有东川区气温高于35℃,范围较小,市级气象部门还暂未发布高温预警信号。但10日,市气象台已发布了昆明干旱橙色预警。
据云南省气候中心综合监测显示,5月13日全省有110个站点出现气象干旱。预计未来7天全省仍以晴热天气为主,气象干旱将持续或发展。根据上述情况,云南省气象局昨日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干旱)Ⅳ级应急响应,省气象局和昆明、曲靖、玉溪等7个州(市)气象局进入Ⅳ级应急响应状态。
数据显示,出现气象干旱的110个站点中,43站为重旱,10站为特旱。滇西北大部、滇中及以南大部地区达到气象干旱重旱等级,其中西双版纳、普洱、曲靖等地及昆明部分地区出现特旱。
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文山州中部以西地区气象干旱快速发展,使三七苗失水较重、烤烟移栽也要靠人工灌溉。中国天气网 图
库塘蓄水总量同比少600万方
云南省气象局数据显示,3月1日至5月7日,全省平均气温18.1℃,比往年同期偏高1.18℃,但在近5年中不是最高,平均气温偏高的幅度次于2015年的1.2℃。气温偏高明显的地方集中在云南东部地区,比历年同期偏高了1℃以上,弥勒、澄江及昆明市宜良等地气温偏高的情况更明显,偏高了2℃以上。以元江为代表的河谷地区,多次出现了最高气温超40℃的高温天气。
与高温天气相对的,是降水的偏少。3月1日至5月7日,全省平均降水量54.2毫米,比往年同期偏少42%,是近5年降水偏少最明显的年份。除了昭通、文山边缘地区外,全省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都偏少。偏少明显的地区集中在楚雄、玉溪、普洱、西双版纳等地,其中昆明市降水偏少20%以上,少数地区甚至偏少50%以上。
截至昨日,昆明市平均降水量58毫米,比去年同期120毫米少62毫米、少52%;与历史同期101毫米相比少43毫米、少42%。由于受到降雨偏少的影响,为昆明主城供水的主要水源地“七库一站”蓄水48968万方,蓄水量比13日减少了175万方,蓄水总量比去年同期的49568万方已少600万方、少1%,但与历史同期的48956万方相比仍多12万方、基本持平。
另据统计,截至10日,昆明市库塘总蓄水量为9.76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10.11亿立方米少0.35亿立方米、少4%,比历史同期10.74亿立方米少0.98亿立方米、少9%。
目前,滇池水位为1887.19米,库容149836万方,海口出流2.78立方米/秒,西园出流5.4立方米/秒。
全省211.46万亩农作物受灾
截至5月12日统计,全省因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30.9万人、9.3万头,造成河道断流12条,水库干涸7座,机电井出水不足15眼。旱情主要分布在昆明、昭通、曲靖、楚雄、玉溪、文山、保山、普洱、临沧9个州(市)。
云南的季节性干旱已对春耕生产带来了明显影响,截至5月6日,全省农作物干旱受灾面积211.46万亩,成灾43.56万亩,绝收2.17万亩。其中,截至5月10日,昆明市西山区、富民县、宜良县、石林县、安宁市等5个县区市11.35万亩农作物受旱,其中轻旱10.13万亩、重旱1.17万亩、干枯470亩;水田缺水1199亩、旱地缺墒8.72万亩;因旱造成2.28万人、1.1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昆明采取送水等措施保障人畜饮水
省水利厅负责人介绍,截至5月12日,全省已投入抗旱人数43.11万人,抗旱机电井237眼,泵站198处,抗旱机动设备0.58万台套,抗旱浇灌面积87.32千公顷。投入抗旱资金2990.85万元,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25.7万人、8.45万头。
昆明市政府办公室13日发布《关于切实做好抗旱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落实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全面加强抗旱工作,确保城乡饮水安全和春耕生产正常进行,努力实现抗旱夺丰收的工作目标。
《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确保城乡供水为重点,根据蓄水、来水及需水预测算清水账,细化供水保障方案,根据旱情的发展及时启动抗旱应急预案。对山区、半山区等干旱缺水区域,采取引水、抽水、送水等措施,千方百计做好人畜饮水保障工作;对城镇供水、农村人畜饮水困难情况要认真摸底排查,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抓紧时间落实各项抗旱措施,及时维修、维护抗旱机具、设备;充分发挥抗旱服务组织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为旱区群众开展各种抗旱服务。
【特写】 “高温”职业从业者 有人开心有人烦恼 昆明日报记者 杜文蕾 摄 厨师李田方 厨房里又闷又热 比蒸桑拿难受 来自红河州的李田方在澄碧巷一家傣味餐厅工作。“一天里最热的时候肯定是午饭时间,生意越好就越热。厨房里又闷又热,还混合着油烟的味道,那滋味可比蒸桑拿还难受。”李田方工作的厨房不到5平方米,只有一个窗口用于通气。 昨天中午12点10分,记者跟随李田方走进了这间小厨房。一张张菜单从门外递来,不到20分钟,就挂了4张写得满满的菜单,李田方很快就忙得满头大汗。 昆明日报记者 杜文蕾 摄 环卫工袁苏梅 两套工作服穿着都热 工作起来难受 袁苏梅已经当了2年的环卫工。“相比去年,今年的夏天要更热一点,每天至少要喝掉5瓶矿泉水,而且我负责的这个路段没有什么树阴,热得很,只能在保洁间隙找个阴凉地方躲一下。” 最让袁苏梅觉得难熬的是要穿工作服,“上班要求穿工作服,但工作服总共就有两套,一套厚点,一套薄点,两套都热。而且天热换得勤,厚的这套穿起来就很难受,捂得慌。” 昆明日报记者 杜文蕾 摄 外卖员罗晓华 生意好了 还有免费星巴克喝 罗晓华是星巴克“专星送”的一名外卖员。“这两个月气温都比较高,生意很好,最多的时候一个中午就能送出30单外卖冰饮。”罗晓华介绍,“最热的时候就是生意最好的时候,骑电单车送货倒不觉得很热,就是等人来取的时候,晒着太阳比较热。” 相较2个月前,罗晓华说自己已经黑了好多。“这份工作的工作时间不算长,强度也不是很大,一个月能挣4000元左右。因为天热,星巴克每天还会提供一到两杯的免费饮品给我们。”罗晓华说。 昆明日报记者 杜文蕾 摄 出租车司机杨师傅 每天要开空调 一天油钱多出20元 杨师傅在昆明做出租车司机已快6年。“今年夏天应该是近几年最热的,不开空调完全不行,而且乘客一上车也会要求要开空调。五一开始,我每天上车都要开空调,算下来一天的油钱大概要多出20元,但这个钱花得值当。光靠自然风肯定要中暑的。”杨师傅说。 天气干旱 请大家节约用水 !!!
来源:综合昆明日报、春城晚报
图片:除署名外,都市时报资料图
责任主编:安远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