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观察网电:6月3日上午10时,鲁甸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临时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揭牌成立。卯家湾临时党工委书记、副书记、委员、临时管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及县处级领导班子,相关部门、乡镇负责人出席揭牌仪式。仪式上,巫运松宣读了《中共昭通市委办公室关于成立靖安、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临时党工委(管委会)的通知》,鲁甸县委副书记吴君尧为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党工委书记;鲁甸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马武荣为管委会主任;市科协副主席巫运松为常务副书记、常务副主任;市搬迁安置局副局长刘德美为副书记、副主任。
吴君尧、巫运松为中国共产党卯家湾安置区临时工作委员会揭牌
吴君尧、刘德美为卯家湾安置区临时管委会揭牌
揭牌仪式结束后,鲁甸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临时党工委(管委会)还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由巫运松主持。
会上,刘德美介绍了相关情况,与会委员就如何发挥部门和自身职能作用作了发言。
最后,吴君尧强调:鲁甸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临时党工委、管委会要把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工作作为一项持久工作来抓好抓实。临时党工委、管委会人员要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工作。要做到“六个强化”和“六个到位”。一是进一步强化转变认识,确保思想统一到位;二是强化建章立制,确保规范有序到位;三是强化职能职责,确保任务分解到位;四是强化沟通协调,确保谋划统筹到位;五是强化科学管理,确保后勤保障到位;六是强化纪律约束,确保工作到位。
据悉,为提升全市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程度,确保如期、顺利、安全、有序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昭通市组织成立了靖安、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临时党工委(管委会),并分别下设“为民服务站、产业就业工作站、警务工作站(矛盾调处中心)、教育卫生工作站、党群工作站”等5个工作机构。
为民服务站:
根据群众需求设立便民服务窗口,完善服务内容,从搬迁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提供“一站式”服务;开展操家理务、文明新风培训,让搬迁群众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做好安置区社会事务管理、家政服务技能培训等工作;加大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法规的宣传解释力度,引导搬迁群众参与、理解、支持党委、政府的工作,不断提高搬迁群众的思想认同、工作认同、情感认同。
产业就业工作站:
一是贯彻落实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围绕苹果、马铃薯、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三个全覆盖”,推动搬迁贫困户以多种形式入股参与产业扶贫项目,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现有工业园区或产业园区规划用地、闲置厂房、扶贫车间、配套商业设施、农业产业基地,以及安置区周边可利用发展农业产业的土地资源,借力东莞、中山、深圳等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社会帮扶力量,引进恒大、万科等企业,帮助建设蔬菜、食用菌等大棚和扶贫车间。二是督促各迁出县按要求及时划拨安置区建设和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发展资金;督促有关部门和迁出县区用好用活退耕还林还草等扶贫政策,引导搬迁群众有序流转“三块地”获取收益。三是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大数据信息系统,摸清底数、建立台账、清单管理;搭建劳动就业服务平台,每个安置区至少建成1个扶贫车间,帮助搬迁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搬迁劳动力积极创业,确保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实现100%就业。
警务工作站(矛盾调处中心):
一是负责安置区社会治安稳定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确保安置区社会稳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帮教工作,预防职务犯罪;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治保组织建设,充分发动群众,建立健全群防群治队伍,构建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防范网络。二是负责整合迁入、迁出县区工作力量,全面了解掌握安置区群众思想动态,统筹做好安置区群众工作;接待群众来电、来信、来访,提供法律咨询,做好矛盾纠纷受理和分流处理,及时化解矛盾纠纷;针对重大社情民意和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临时党工委(管委会)报告。
教育卫生工作站:
负责安置区教育、医疗、卫生机构设置、编制及人员调配工作;指导做好搬迁群众办理学籍转接、入学手续,保障适龄儿童及青少年的受教育权利;抓好教育卫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做好搬迁群众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衔接过渡和落实。
党群工作站:
一是负责抓好社区基层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组建工作,面向广大党员、基层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开展党务政策咨询,办理有关业务,推进安置区基层党建工作;抓好党组织包片、党员干部包户联系制度的落实和监督;组织开展群团活动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以及自强、诚信、感恩教育活动。二是负责指导迁入县区研究提出新建街道、社区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具体方案,指导做好社区管理、安置区网格划分和建立完善社区服务管理机制等工作;抓好民政保障政策落实,做好安置区困难群众生活救助等工作。
责任主编:安远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