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昆明市公布了《昆明市关于加快推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意见》,将从适度超前建设公用充电设施、优先推进公共服务领域专用充电设施建设、切实推动自用充电设施建设、打造充电设施智慧管理服务平台等7方面入手,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适度超前建设
新建公共停车场
配置充电设施不低于15%
加快推进公共停车场充电设施建设。优先在重要交通枢纽、重要交通节点、重要商圈、停车换乘(P+R)停车场等地建设公共充电设施示范站,配建以快充为主的公用充电设施。新建公共建筑物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停车场,按照不低于15%的车位比例建设以快充为主的充电设施,列入新建项目的规划条件,将建设情况纳入整体工程验收范围。达不到比例的,规划部门不予审批,竣工验收不予通过。
全市包括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各类园区,应根据新能源汽车使用情况,在现有停车区域配建充电设施。从2020年起,各园区每年按不低于5%的车位比例,配建以快充为主的公用充电设施;到2022年,累计达到不低于15%的车位比例。
充分利用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位建设城际快充设施,各高速公路服务区按不低于10%的车位比例,建设以快充为主的充电设施,到2022年,初步构建起高速公路服务区快速充电网络,基本满足电动汽车城际出行需求。
A级旅游景区须按不低于10%的车位比例,建设以快充为主的公用充电设施。4A级以上旅游景区应设立电动汽车专用充电区域。到2022年底,全市各4A级以上旅游景区建设的充电设施累计达到不低于20%的车位比例。
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推动居民小区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在老旧小区周边合理范围内集中建设公用充电桩。
优先推进
今年底公共机构停车场
实现配建比例不低于5%
优先配建服务领域充电设施。公共交通、环境卫生、机场通勤等定点定线服务领域,按照新能源汽车更新计划,因地制宜在运营线路沿线配建充电设施。对于出租、物流、租赁、公安巡逻、电力检修等非定点定线服务领域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的车位比例不低于10%。鼓励具备条件的专用充电设施,对外提供充电服务,实现高效互补。
加快公共机构充电设施建设。至2020年底,市县两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等公共机构停车场按不低于5%的车位比例,配建慢充为主、快充为辅的充电设施;到2022年底,实现配建比例不低于15%。
自用充电设施建设
新建住宅至少10%的停车位
配建充电设施
落实新建住宅项目规划建设要求。加大规划引领和用地支持,将充电设施专项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新增项目用地需配建充电设施的,将配建要求纳入规划条件。新建住宅至少10%的停车位建成充电设施,其余车位应预留安装条件(包括统一将供电线路敷设至固定停车位,预留用电容量),将建设情况纳入整体工程验收范围。
推动已建成住宅小区充电设施建设。鼓励业主在固定停车位上自建充电设施。在居民区充电设施安装过程中,物业服务企业应根据用户需求,及时为业主及其委托的建设单位提供相关图纸资料,积极配合并协助现场勘查,为施工提供便利条件;对没有固定停车位的用户,鼓励在住宅小区公共停车位上配建充电设施,建立充电车位分时共享机制,为用户充电创造条件。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将私人用户充电设施建设维护纳入其销售服务体系,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或其委托的充电设施安装企业,应会同电力企业为私人用户完成充电条件确认。鼓励充电设施运营企业、物业服务企业等参与住宅小区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统一开展停车位改造和充电设施建设。
资金政策支持
市级新能源平台
每年最高补贴200万元
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方面,对在昆明市投资建设,通过验收并对社会运营,已接入市级新能源平台的充换电设施、集中式充换电示范站、充电设施示范小区给予财政补贴。
对公用或专用充电设施,按照直流充电设施250元/千瓦、交流充电设施100元/千瓦的补贴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
对在主要街道路边、旅游景点、交通枢纽等地单独报装且变压器容量在315千伏安以上的集中式充换电示范站,按照20万元/座的补贴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市、县各承担50%)。对于集光伏发电、储能、充电为一体的示范站,按照50万元/座的补贴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市、县各承担50%)。
对于积极建设充电设施示范小区的地产开发商和物业(建设安装不少于200个充电桩),按照属地原则以每个小区100万元的补贴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市、县各承担50%)。对于其他积极支持安装充电桩的小区,按照200元/个的标准对小区物业给予一次性补贴(市、县各承担50%)。
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在自有停车场建设的充电设施,应优先引入社会资本建设运营,不具备引入社会资本条件的,应申请同级政府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对自筹资金自主建设或引入第三方企业建设运营并向社会开放的充电设施,按公用或专用充电设施补贴标准给予建设企业一次性建设补贴。
对市级新能源平台给予运营补贴,补贴标准为年度运营费用的50%,每年补贴上限不超过200万元。
为了引导企业加强对社会公用充电设施的运营管理,为用户提供安全稳定的充电服务,积极探索补贴逐步转型,制定运营为先的运营奖补政策。对社会公用充电站的运营情况进行日常和年度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予运营考核奖励,考核实施细则另行制定。
在全市范围内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给予新能源汽车2小时/天的免费停车优惠。鼓励各类停车场提供充电服务实时停车优惠。
供电保障
个人停车位无障碍接入电网
强化充电设施配套供电保障方面,电力企业负责完善配电网规划,加强配电网建设,提高充电设施用电保障能力。优化电力接入营商环境,建立充电设施用电报装绿色通道,限时办结相关手续。个人在自有停车库、停车位,居民区、企事业单位在已有停车位安装充电设施的,按属地管理原则直接向当地供电部门申请报装,供电部门应无障碍接入电网。(庞继光)
主编:安远洪
编辑:张艺琪